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>西藏文化 > 西藏文化

昌都卡若遗址与拉萨曲贡遗址

作者:尼玛顿珠 来源:李旭练等 发布时间:2018-07-02

卡若遗址

     西藏首次发掘的规模较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,位于昌都县城以西约12公里的昌都水泥厂附近,东靠澜沧江,南临卡若水,海拔3200米。共清理出房屋遗址29座,石墙3段,圆石台2座,石围圈3座,灰坑4处,石器7978件,骨器368件,陶片20000多块,装饰品50件。卡若遗址的房屋建筑大体可分为两类:①木结构的草泥墙建筑;②半地穴式的卵石墙建筑。原始村落布局除房屋外,还发现有石铺路、石墙建筑、窖穴等,说明当时的居住者在努力改善居住条件。卡若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粟粒和谷灰,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,西藏就有了原始的种植业。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:铲类、锄类、切割器类、投掷器类、尖状器类、斧类、砍砸器类敲砸器类、刮削器类、碎磨器类、石钻类等,另外还有石镞、石矛。各种带花纹的陶器及骨锥、骨针也不少,还有环、珠、镯等装饰品。卡若遗址的发掘,以雄辨的事实证明,早在四、五千年以前,中华民族的先民就曾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。

曲贡遗址

     继卡若遗址之后,西藏第二个经科学考察和挖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。位于拉萨北郊,南距市区约5公里,主要分布在曲贡村和西藏军区总医院北面的山坡下端,遗址东西长约150米,南北长约30米,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。试掘时发现灰坑2处窖穴1个,晚期石棺墓葬1座。出土的文物有:磨制玉锛、骨器、打制石器和大量的陶片;骨器共有15件,有针、锥、匕、镞、刮削器等;打制石器有石铲、长刮器、双边刮器、弧刀刮器等。陶片为手制,以灰褐色居多,其次是表面磨光的黑、褐和红褐色;泥质磨光黑陶器物是陶器中的精品,陶器纹饰以刻划纹为主,刻划有重菱纹、三角纹、直线波折纹、直线几何纹等;器型以罐为主,器物组合还包括钵、碗、壶等。这一遗址的发现说明,早在4000年前,拉萨就已是高原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。

选自《藏族传统文化百科》一书。

 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